Darkness Visible View larger

柏遼茲「羅馬狂歡節序曲及幻想交響曲」

柏遼茲「羅馬狂歡節序曲及幻想交響曲」
Berlioz : Le carnaval romain &
Symphonie fantastique
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Rafael Payare (指揮)
CD 
PTC5187413  (1 discs)
古典音樂/發燒天碟
(HK$160)


更多資訊

更多資訊

1. 十九世紀法國浪漫樂派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兼指揮家柏遼茲(Hector Berlioz),出身於法國東南部小鎮聖安德烈海岸(La Côte-Saint-André)一個中產階級家庭,雖然家中對音樂並無特別偏好,然而柏遼茲自幼便展現出對音樂濃厚的興趣。不到十二歲他就自行摸索學會了吹奏長笛和彈奏豎琴,也學習了一些和聲方面的知識,後來他又學會了結他彈奏,但從沒有學習過鋼琴,而且終其一生,他也不會彈奏鋼琴。一個重未接受過樂器演奏技巧的正統訓練,只能知曉演奏一些樂器的基本技術,直至十八歲時成為作曲家列蕭(Jean-François Le Sueur)的弟子,才正式學習作曲,但他的作品對古典音樂影響遠大深遠廣,在音樂史上實在罕見。

2. 柏遼茲十三歲時已開始作曲,一些作品曾在幾位業餘音樂家協助下得到演出機會。二十二歲創作了「莊嚴彌撒(Messe Solennelle)」開始受到注視,到二十七歲他創作了一首在浪漫主義音樂時期中最為重要的作品 -『一個藝術家生涯中的插曲(Épisode de la vie d’un artiste / An Episode in the Life of an Artist)』,亦即是我們現今所認識的『幻想交響曲(Symphonie Fantastique / Fantastical Symphony)』。這首作品柏遼茲以自身愛情追求的苦惱,轉化為吸毒之後的幻象,進而以音符表達情境,成為他所有作品中最受歡迎也最成功的一首。

3. 『羅馬狂歡節序曲』本是柏遼茲創作的歌劇『本維努托·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中的一首幕前音樂,1843年,柏遼茲重新將它改寫成現在這首獨立標題管弦樂作品。這首序曲選取了歌劇中的狂歡節舞會為主題素材,生動表現了慶祝節日的人群的歡樂氣氛。作品採用柏遼茲擅長的“固定樂思”手法,並以豐富的樂隊表現力展現出強大的戲劇性,完美呈現了作曲家浪漫詩意的想像力和新穎獨特的配器法。

4. 成立於1934年秋天,由著名作曲家兼指揮家:威爾弗里德·佩爾蒂埃(Wilfrid Pelletier),成立時樂團原名為蒙特利爾音樂協會交響樂團(les Concerts Symphoniques de Montréal),1954年正式使用蒙特利爾交響樂團(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的名稱。在過往的數十年間,樂團曾由多位殿堂級指揮帶領,而現任指揮拉斐爾‧帕亞雷(Rafael Payare)帶領樂團表現一直直維持高水平,備受讚賞,可說是加拿大的文化大使。




Tracklisting :
 


Hector Berlioz (1803-1869)

1. Le carnaval romain, H 95 (1844)

2-6. Symphonie fantastique, H 48 (1830)



樂評精選

30 在同一分類的其他產品:

品牌

AWARD
法國「文豪」- 真實的聲音 UHQCD
瑪莉亞妮‧栢齊歌「巴哈:G小調第七協奏曲」

精選
埃德加.尼赫特"在水深處舞動"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