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bussy & Schoenberg: Pelléas & Mélisande View larger

德彪西:"佩利亞斯和梅麗珊德"交響組曲/勛伯格:"佩利亞斯和梅麗珊德",作品編號五

德彪西:"佩利亞斯和梅麗珊德"交響組曲/
勛伯格:"佩利亞斯和梅麗珊德",
作品編號五
Debussy : Pelléas et Mélisande Suite &
Schoenberg : Pelléas & Mélisande
Jonathan Nott (指揮)
Orchestre de la Suisse Romande  
SACD    
PTC5186782 (2 discs)
古典音樂/發燒天碟
(HK$250)
 試聽 [1] [2

更多資訊

更多資訊

1. 比利時詩人、劇作家、散文家,191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其作品主題主要關於死亡及生命的意義,是象徵主義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雖然取材於童話題材,卻洋溢充溢著濃厚的宿命論思想和神秘色彩。他創作的戲劇《佩利亞斯和梅麗珊德(Pelléas et Mélisande )》予以兩個作曲家德彪西(Claude Debussy)和勛伯格(Arnold Schoenberg)靈感,根據此劇分別創作出一部歌劇和一首交響詩,可想而知此劇的可觀性和影響力。

2. 《佩利亞斯和梅麗珊德》原劇的主题是禁戀,梅麗珊德是戈洛的妻子,卻愛上他的弟弟佩利亞斯。故事並沒有清晰的時代或傳說背景,劇中人物都是活在夢中,但他們的對白經常流露出微妙而寫實的心理變化,故事中出現的事物常常有更深刻的象徵意義,與劇作家本人的思想極為吻合。

3. 德彪西根據此劇而譜寫的歌劇,在音樂風格上,雖然包含了原作的象徵意義,但也帶有他的印象派特徵,著重音色的變化。歌唱部份近似說話,沒有明顯的咏嘆調和宣敍調的區分,樂隊經常以重覆出現的主導動機暗示人物或情感。而在此專輯,著名指揮家喬納森‧諾特(Jonathan Nott)將此歌劇版本改編成交響組曲,以音樂代替語言,更富想像力。諾特更將原劇重新劃分曲目並加入標,使聽者更易理解音樂與故事的關係。

4. 作為無調音樂風格開創者的勛伯格,他採用單樂章交響詩體裁形式既能體驗音樂內容的予盾與戲劇性的發展和激化,同時亦使作品更具統一力量。雖然這種敘事方式的結構較為晦澀難懂,但能構成一種令人難忘的形態和輪廓,音樂性效果更為明確。

5. 一直以極高水平演繹多面性樂曲的瑞士羅曼德管弦樂團(Orchester de la Suisse Romande),這次再在喬納森‧諾特的悉心帶領下,以既充實又富想像力,迷人且充滿魅力的演奏,將同一曲目,兩種形式但同具極高吸引力的交響樂發揮得淋漓盡致,令人難以忘懷。




Tracklisting :
 

CD (1)

Claude Debussy (18623-1918)

Pelleas et Melisande, Suite symphonique (arr. Jonathan Nott)
* World premiere recording *

CD (2)

Arnold Schoenberg (1874-1951)

Pelleas und Melisande, Op.5



樂評精選


30 在同一分類的其他產品:

品牌

AWARD
結他薈萃
巴哈「為小提琴而作的無伴奏奏鳴曲及帕蒂塔」

精選
埃德加.尼赫特"在水深處舞動"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