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絲竹」是形成於明清時期、盛行於民國以後的一種民間音樂,主要流行於以上海為中心的蘇南、浙西北一帶的長三角地區。在長期的流傳演變過程中,產生了以《三六》、《行街》、《雲慶》、《歡樂歌》、《中花六板》、《慢六板》、《慢三六》與《橋》八首作品為代表的一批樂曲,俗稱「八大麯」,同時也湧現了夏寶森、孫裕德、金祖禮、金筱伯、許光毅、甘濤、陳永祿、陸春齡等一批國樂前輩大師,他們從絲竹音樂起步出發,為日後民族音樂的發展作出了舉足輕重的貢獻。作為中國一個重要的民間樂種,「江南絲竹」在2006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江南絲竹」最常用樂器有笛、簫、笙、二胡、板胡、琵琶、揚琴、秦琴及鼓板等,演奏中以即興性的加花變奏是其一大特色,相互間講究默契配合,絲竹界將之歸納為十六字訣,即你高我低、你繁我簡、你進我出、嵌檔讓路,從而形成一種支聲複調的效果。「江南絲竹」那清新明快、溫婉典雅的旋律,體現的是江南地區小橋流水、綠野庭院的自然 景色及溫文平和的人文性格。
『中國唱片上海公司』呈獻,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江南絲竹」的一些經典樂曲,交由德國著名<老虎魚(Pauler Acoustics) >錄音室採用的先進科技加以修復、調較及補足,並由出色的工程師Hans-Joerg Maucksch操刀,音色及音效大幅改進,
包括:
Side(A)
1.歡樂歌—陸春齡、周惠、周皓、馬聖龍 演奏
2.三六—上海民族樂團 演奏
3.中花六板—中央音樂學院 演奏
4.行街—中央音樂學院 演奏
5.燈月交輝 周惠、周皓、馬聖龍、鄭正華 演奏
Side(B)
1.雲慶—上海民族樂團 演奏
2霓裳曲—上海音樂學院 演奏
3.春江花月夜—上海民族樂團 演奏
4.蘇堤漫步—上海民族樂團 演奏
Copyright © 2020 Silkroad. All Rights Reserved.